“瓷堂”---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11点位

西岸2013户外营造区中11号点位建筑“瓷堂”以具有纯净平面几何形态特征的圆形为存在方式,试图在尚感空旷的城市新区中确立起具自立感的建筑形态。

1、小房子/大场地

场地位于徐汇区黄浦江畔的滨江公园中,紧邻中国航油集团的油罐和水泥库,也就是西岸双年展的主展场,这几个完整的圆形建筑也是滨江区域的一个工业记忆和未来的标志建筑。

我们希望能在其中寻找某种联系,拉近我们这个小房子和大场地的关系,所以我们试图也运用这个圆形作为建筑的一个出发点。

2、模糊的界面/明确的几何

我们把这个小房子定义为一个”城市凉亭”的概念,我们需要提供它足够的开放度和合适的尺度感。通过对建筑外墙的一种半开放处理形成与城市之间的模糊界面,实现城市与建筑的对话,马路上的行人可以远远的看到建筑内部的人的行为活动,建筑内的人也能坐在院中透过一层“薄纱”远望这城市的瞬息变幻。

利用异形陶瓷模块的连续拼接,形成一个整体的建筑外界面,同时也是一层能透风透雨感受城市之间关系的模糊界面。入口的处理利用连续曲面自然变形形成了一个流畅的“卷入感”的入口空间,没有为了强调模糊的建筑界面也破坏它的完整性。

3、柔性/秩序

圆型的界面很容易导致一种建筑体验的无序感,但我们希望这样一个小展厅能用它自身的秩序,包括流线的秩序,空间的秩序以及功能的秩序。所以试图“破圆“以分割出不同的需求下的空间,然后又反过来利用这个柔性的、连续的界面来引导内部的秩序。入口、廊子、院子、室内在一个连续曲面下自由转换,模糊了互相之间的界面关系,又将这些空间有序的串联起来,提供参观者的一个。

4、建筑的情趣/传统的材料

我们试图构建一个有温度的建筑,一个可以通过身体直接感受的建筑。通过特有的魅力来”引诱”参与的人,激发他们的潜在行为。

建筑选用了陶瓷材料,陶瓷其实是一种有古老历史的中国传统材料,古人用来模仿玉的质感而产生。陶瓷作为这个建筑的外墙材料,通过它的润泽的肌理的诱惑,吸引路人主动地靠近、触摸、窥探。让身体跟建筑产生了直接的联系,表现出一种亲切感。陶瓷模块处理成绿色的基色,呼应了场地背景的绿色树林,但同时其特有的光泽又在阳光下显得别致。加上“洒金珊瑚”般的点状肌理,又更加增添了它的神秘性,最后希望成全一个情趣十足的、可“把玩“的建筑。